全国电力技术协作网首页
CopyRight 2012-2014 DS文库版权所有
新型供热技术在热电联产中的应用
(0 次评价)603 人阅读0 次下载
2020 年(第四届)电力设备管理智能化技术研讨会 - 244 - 丹东公司于 2017 年 2 月 28 日完成固体电蓄热 装置充电试运,固体电蓄热炉蓄热能力为 260MW,供 热能力为 72MW,可增加供热面积约 153 万平方米。 新型固体电蓄热装置可实现机组电量的零上网,加 快新能源技术创新,全面提高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 纳能力,实现热电解耦并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 4 新型凝抽背供热是指通过关键技术改造,实现 机组在纯凝、抽汽与背压工况之间的实时切换和采 暖季稳定运行,特别是在背压工况下,实现了机组 切除低压缸进汽做功的稳定运行。此技术改造通过 在采暖期切除低压缸进汽, 使其在高真空条件下 “空 转”运行,中压排汽全部送入供热系统,此改造可 以有效扩大机组的供热能力,同时可以适应火电机 组调峰运行的需求,在相同供热能力的前提下,通 过切除低压缸进汽,进一步降低机组负荷,以此技 术来提升机组供热能力和深度调峰的能力。丹东公 司于 2018 年完成 2 号机组凝抽背供热改造及首站扩 容,提升供热能力 132MW。 机组常规运行中动叶进汽边水蚀机理。汽轮机 末级叶片长期处于湿蒸汽区域工作,蒸汽在运行中 易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在高速运转中因受到 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向叶片顶端并发生爆破,叶片 长期受到冲击爆破力的作用,会在叶顶部背弧进汽 边出现蜂窝状的凹坑和锯齿状损伤,即为进汽边水 蚀,水蚀有的甚至伤到叶片拉筋,造成应力集中, 水蚀不但使叶片的气动性能降低,使机组的效率降 低还可能造成叶片和拉筋断裂,严重影响机组的安 全和经济运行。当负荷低至一定程度时根部出现负 反动度,同负反动度一起出现的是动叶前后的逆压 梯度,此时动叶后的静压力将大于动叶前的静压力, 在这种汽流条件下将使叶型表面的附面层增厚乃至 脱离,为在根部形成一个较大的涡流区创造外部条 件。当汽流在动叶片根部和静叶栅出口顶部出现汽 流脱离,形成倒涡流区时,由于末级排汽湿度大, 汽流中夹带的水滴随蒸汽倒流冲击叶栅即形成水 蚀。水冲蚀使得根部截面积减小,大大削弱了其强 度,对机组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威胁。机组切低压缸 运行期间,极小流量在低压缸内势必会沿着叶高发 生流动分离,末级、次末级叶顶部位在小容积流量 下被蒸汽长期冲刷可能会导致水蚀;同时,末级叶 片根部出现倒涡流区,甚至会扩大到整个低压缸。 机组开启切低压缸供热运行方式时,低压缸内 会产生鼓风热,如若不将此时的热量带走,将会引 发诸如由于结构热变形不均而导致的振动及胀差超 出安全运行范围等影响, 丹东公司针对切缸运行时低压缸极小流量工 况,开展了流场模拟计算工作,得到了不同边界参 数下的低压缸流场特性。采用机组中压缸的排汽作 为冷却汽源,从中压排汽管道上抽出适量冷却蒸汽 进入低压缸,通入少量汽流(0~15t/h)维持一个 可接受的稳定流场带走缸内热量,并设计对喷水装 置进行改造,更换为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阀组, 同时加装孔板流量计,检测运行期间的喷水量,带 走缸内鼓风热,并按照鼓风热量控制后缸喷水量, 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丹东公司将吸收式热泵、新型凝抽背供热和电 蓄热系统耦合于热电机组系统,根据电、热负荷匹 配进行不同供热方式的组合,并制定耦合系统的经 济性运行策略,实现全厂冷端余热的近零损失和零 上网的极深度电力调峰,达到热电机组的电热协同 调度,促进电网对新能源电力的消纳。 5 丹东公司热网供热蒸汽采用单元制,每台机组 设置 2 台换热面积为 2800m的卧式高效汽水热交换 器,换热器单台设计热水流量 3000m/h,最大 3300m/h,设计蒸汽流量 281m/h,最大 322m/h。 单台机组最大采暖抽汽量为 550t/h,设计供热能力 为 352.8MW , 一 号 机 组 热 泵 改 造 后 可 回 收 余 热 130.91MW,二号机组低压缸凝抽背供热改造后,机 组最大供热抽汽量提升至 754t/h,可提高供热能力 132MW,现全厂总供热能力为 968.51MW,若采暖热指 标按照丹东当地实际情况 47W/m计算,可对外供 2060 万平米采暖面积供热量。当两台机组负荷均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服务 | 媒体合作
备案号:京ICP备13025456号-2 | 客服电话:010-88892009 | 反馈建议:15652270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