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第七届)电力科技管理论坛
- 728 -
基于中间变量能耗传递建模的
操作耗差分析模型
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苏利全、马骏
摘 要:针对火电厂发电运行经济指标管理普遍采用小指标竞赛模式的固有问题,对火电厂各流程进行全面研究分
析,经各系统流程分解和指标性能统计,以传统小指标作为中间变量,总结出可控/不可控因子和中间变量;根据系统流
程图,利用性能试验或数据挖掘及关联分析得出可控因子发生改变时,受可控因子影响的中间变量的变化量,挖掘出可
控因子→中间变量→煤耗的关联关系式,得出可控因子与机组煤耗的能耗关系即操作耗差,形成新的耗差分析技术,用
于对操作行为的分析与管控。
关键词:经济指标;可控因子;中间变量;耗差分析
现阶段,国家对于火电的碳排放的管控趋于严
格,因此如何降低火电能耗成为火电行业的首要问
题。目前火电仍然占据我国能源的 70%,降低火电
的能耗可以起到很好节能减排的作用。2017 年我国
火电的能耗已降至 309g/kwh,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但是仍然有进一步降低煤耗的空间,比如建立
全新的实时耗差分析系统。
传统衡量指标对煤耗的影响程度主要是基于理
论计算中该指标对供电煤耗影响大小来衡量的,即
用该项指标的单位耗差值来衡量,同时机组可控因
子与机组煤耗在理论计算上没有关系,通过运行试
验直接得出可控因子与机组煤耗的方法不实用,运
行试验汇总噪声太多,会掩盖可控因子的调整对机
组煤耗影响,较难得出可控因子与机组煤耗的关系。
目前火电厂对运行人员操作采取的考核方法是
小指标竞赛考核方法。这种基于小指标竞赛的考核
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小指标竞赛得分与煤耗相
关性较弱,不能真实反映机组经济水平;小指标结
果不能反映指标波动,忽视了参数波动引起的各种
浪费;小指标竞赛无法指导运行操作,没有形成一
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小指标竞赛无法约束运行操作,
运行人员选择的操作往往是最轻松的,而不是最经
济的操作方式。此外,传统的三级小指标评价系统
中所指的最优为某一时刻的煤耗最低。这对这一问
题,选取对煤耗影响较大的小指标作为中间变量,
提出基于中间变量能耗传递建模的操作耗差分析模
型技术。
从而对运行操作进行实时量化考评,最终转为
个人绩效评价,实现控制理念由目标过程控制转向
因子控制,运行经验由优秀个人掌握向数字化、存
储和继承,最终达到全员掌握。
1
在火电厂实际运行中,不同配煤掺烧方式、不
同负荷以及不同设备状态会产生不同控制策略,环
境因素也会对煤耗产生影响,这些都是运行人员无
法控制的外界因素;为消除实验过程中不可控因素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将煤种边界、负荷边界、设
备边界、以及其他不可控噪声设置为边界条件。
耗差分析模型建立:①确定可控因子和中间变
量关系的方法。先进行单因子实验,找到可控因子
和中间变量的关系,然后对可控因子进行筛选,选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