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第七届)电力科技管理论坛
- 136 -
1、如图 4、图 5、图 6、图 7 所示,将可旋转电
极(5)、可旋转拨片(7)、绝缘行程推杆(9)、
固定电极
(10)
、
铜鼻子
(11)
、
常开辅助触点
(12)
、
公共辅助触点(13)、常闭辅助触点(14)、弹簧
片(15)、绝缘压片(16)、穿心螺丝(17)、铜
引线(18)、接线端子(19)、绝缘固定支架(20)
各元器件全部安装于防短接盒(21)内,并用防盗
螺丝(22)将防短接盒(21)的顶盖加固封锁,以
达到防反面短接的目的。以传统五防电编码锁接线
不同的是,可旋转电极(5)与固定电极(10)不直
接串联接入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回路中,而是将
公共辅助触点(13)、常开辅助触点(12)串联接
入操作回路中,以达到防正面短接的目的。同时可
旋转电极
(5)
、
固定电极
(10)
与公共辅助触点
(13)
、
常闭辅助触点(14)串联后,可以作为外部功能电
路的
“非法短接启动/解除闭锁回路”
功能元件使用;
2、如图 1、图 3、图 4 所示,封闭的防短接盒
(21)
内的公共辅助触点
(13)
、
常开辅助触点
(12)
、
常闭辅助触点(14)分别用铜引线(18)引接到接
线端子(19),再由接线端子(19)对应引出线预
留孔(24)引出,接于断路器、隔离操作回路或其
他回路中,可实现解锁操作、防短接操作、闭锁命
令解除、远程信息上传、语音告警功能或作为外部
功能电路解锁的控制元件使用;
3、如图 1、图 2、图 3 所示,可旋转电极(5)
由可旋转电极座(3)、轴承(28)固定支撑置于电
编码锁锁体(1)内部,可灵活旋转 360 度具有导电
性,并在可旋转电极(5)尾端,可根据角度需求任
意调整安装可旋转拨片(7)旋转角度,并用固定螺
帽(6)固定。当电脑钥匙(25)插入电编码锁锁体
(1)时,电脑钥匙(25)红外感应头自动识别预先
内置的“机械锁”码片,经操作逻辑判断,正确提
示可操作后,直接按动解锁按钮(30)使解锁操作
杆(29)顺时针旋转 90 度,同时可旋转电极(5)、
可旋转拨片(7)也同步旋转 90 度来拨动绝缘行程
推杆(9)向上运动,使公共辅助触点(13)与常闭
辅助触点
(14)
之间断开后,
再与常开辅助触点
(12)
接通,以达到电气回路解锁控制的目的。固定电极
(10)由固定电极座(2)固定支撑置于电编码锁锁
体(1)内部,不可旋转具有导电性,用于对电脑钥
匙(25)的固定插销(27)可靠定位导入及固定支
撑。除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外,还需对以下两点技
术方案实施作重要说明:
a、在制作过程中已将可旋转电极(5)顶部制
作成“圆形”,中间部分加一“长销”便于与电脑
钥匙(25)解锁操作杆(29)的卡口可靠扣接,便
于可靠传动可旋转电极
(5)
,
使公共辅助触点
(13)
、
常开辅助触点(12)有效接通,来完成解锁操作,
可有效防止施工人员利用“平口起”等工具强行扭
动可旋转电极(5)进行“非法解锁”操作。
b、在研制的五防电编码锁锁体(1)内部,置
入“机械锁”码片,在解锁操作过程中,电脑钥匙
(25)红外探头自动识别该码片,经逻辑判断后,
解锁按钮(30)才能被按动进行操作,与现有技术的
区别,在于电脑钥匙(25)内部不会接通其操作回路,
而是利用五防电编码锁锁体(1)内部的公共辅助触点
(13)、常开辅助触点(12)来接通操作回路,实现五
防解锁操作,在防误操作性能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图 4 五防电编码锁结构示意图
图 5 五防电编码锁与电脑钥匙配合使用示意图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