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国家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的形式下,京泰发电公司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期就重视此方面的工作,在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逐步完成了低热值煤清洁能源发电,实现了煤、水、灰资源综合利用。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京泰发电公司如今已打造成了资源综合利用型坑口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并形成和总结出一套可供其他煤电一体化企业借鉴的管理办法和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资源综合利用;坑口型;循环流化床;煤泥;煤矸石 1 概况 1.1酸刺沟煤矿简介 内蒙古伊泰京粤酸刺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酸刺沟煤矿”)由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粤电能源有限公司分别于按照52%、24%、24%的比例出资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0.8亿元,于2009年正式投入运营,距京泰发电公司仅500米,采用高度机械化的长臂开采方法,配套久益公司和德伯特公司生产的进口长臂工作面设备和国内一流的综采设备,同时配套重介质洗煤装置。煤矿采区回采率平均达到80%,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生产效率及安全生产纪录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煤、水、灰资源综合利用 2.1 煤矸石和煤泥综合利用 2.1.1酸刺沟煤矿煤层分布及产能 酸刺沟煤矿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迭系下统山西组[1],两组地层总厚度118.26-192.88m,平均为141.77 m,井田内含煤地层基本保存完整,厚度变化不大,总体看由北向南有增厚趋势。太原组是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含煤5层,其中含主要可采煤层2层,次要零星可采煤层1层(9号),不可采煤层2层(8号、10号)。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为陆相碎屑沉积,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含煤4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2层,分别为4号煤层和6号煤层。因4号煤层和6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并结合当前开采技术和综合评估,现该矿只对4号煤层和6号煤层进行开采。
图1 酸刺沟煤矿产能结构图 该矿设计年产能1200万吨,因煤层中含有夹矸层和综合开采,故在生产过程中,会伴随产生约240万吨煤矸石;因对生产出的原煤进行重介质洗选,故在洗选过程中,会伴随产生约200万吨煤泥。年产能结构见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