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指的是一个发电厂或一个区域电网具有的发电机组总容量,指它的发电能力,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计(10的9次方进制),是功率单位。 有了发电能力并不代表全年8760小时全都运行,装机容量可以认为是最大发电能力。实际发电中,设备要检修。用电量昼夜是不相同的,在谷电时段发电量就要减少,所以实际发电量肯定小于装机容量。一般火电厂一年运行约5000-6500小时,水电厂运行在3500-5000小时。 供电量指的是电网实际提供给用户的电能量,电网一般按月统计和按年统计发电量。一般以千瓦时为单位,即能量单位“度”(等于3600千焦耳)。因此,10万千瓦的电厂年发电量约50000万千瓦时(即5亿度)左右。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容量为2250万千瓦,是我国葛洲坝水力发电厂的8.3倍(葛洲坝电站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 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988小时,其中,水电3590小时;火电4364小时,为1969年以来的年度最低值;核电7403小时;风电1724小时。 截至 2015 年底,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69万亿千瓦时,全国发电装机达15.3亿千瓦,其中火电9.93亿千瓦(含煤电9亿千瓦,气电0.66 亿千瓦),水电3.2亿千瓦(含抽水蓄能0.23亿 千瓦),风电1.3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0.42亿千瓦,核电0.27亿千瓦,生物质能发电0.13亿千瓦。“西电东送”规模达1.4亿千瓦。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合计60.9万公里,变电容量33.7亿千伏安。 截至2015年底,我国人均装机约1.11千瓦,人均用电量约4142千瓦时,均超世界平均水平。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达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