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至17日,由国际能源署洁净煤中心主办的第三届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技术国际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能源署洁净煤中心成员单位和世界范围的著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近零排放”、“超净排放”等成为了热议话题。在会议的20个主题报告中,有两个有关“近零排放”、“超净排放”,分别是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公司江浩的《“近零排放”:对于节能减排的一些思考》和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院长沈又幸的《燃煤电站烟气超清洁排放技术路线研究及应用》。 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裁江浩认为,近零排放是破解一次能源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 江浩认为,近零排放是东部地区雾霾污染的最佳解决方案。近零排放可以让燃煤电厂的排放堪比燃气发电,甚至还优于燃气发电,这可以彻底打破燃煤电厂的环境瓶颈。实现煤电型火力发电厂的排放标准达到燃机的排放标准,可以很好地解决能源布局向西部转移的各种缺点,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如可降低输送环节的能耗损失约4%,折合供电煤耗13克/千瓦时。与坑口电站+长距离输送解决方案相比,在电力负荷中心建设大型火力发电基地,能源利用率至少可提高15%~20%,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江浩表示,实现近零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环保岛系统,包括低氮燃烧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干式电除尘+无泄漏烟气换热器+脱硫装置+湿式电除尘器+无泄漏烟气换热器。其中低氮燃烧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干式电除尘器、烟气换热器、脱硫装置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增效改造。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院长沈又幸则表示,用三阶段技术路线可以使浙江煤电机组全部达到燃气机组排放要求。 沈又幸表示,燃煤电厂烟气超清洁排放改造可分为三个阶段的目标及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是满足燃气轮机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SCR脱硝+低低温电除尘/移动电极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国内正在进行烟气超清洁排放设计的燃煤电厂基本采用该技术路线。目标为:烟尘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50毫克/立方米,硫氧化物35毫克/立方米。 第二阶段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路线:SCR脱硝+低低温电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该阶段技术路线的制定基础是国产设备的性能指标有一定突破,主要是依靠脱硫系统的性能提升,目标为:烟尘1~2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30毫克/立方米,硫氧化物25毫克/立方米,将在今后几年内完成。 第三阶段是满足未来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目标的技术路线:SCR脱硝+低低温电除尘+活性分子协同脱除+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这是根据国际能源署2030年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目标制定的,烟尘<1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10毫克/立方米,硫氧化物<10毫克/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