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发电技术亦是亮点频出,预示着今年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让我们看下都有哪些: 一、±800千伏金华换流站并网成功 1月3日,金华2×300兆乏调相机工程1号调相机在±800千伏金华换流站并网成功,各项指标优异,未来将与2号调相机一起为该站提供动态无功支撑,保障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及浙江乃至华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跨区直流规模快速增长,“强直弱交”矛盾突出,电网动态无功不足导致送、受端电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电压稳定问题。作为东部负荷中心的华东电网,随着区外直流来电的不断增加,直流落点愈加密集,直流电占华东电网电力权重不断增大,系统动态无功补偿不足及电压稳定问题凸显。 特高压调相机通过变压器升压投用在换流站交流侧,与电网并列运行。它能根据系统需要,短时间内提供大功率无功支撑,在电网电压下降时自动增加无功输出,在电网电压上升时吸收无功功率,以维持电压稳定,改善系统供电质量。公司高度重视金华调相机工程的建设,认真组织工程建设,加强工程现场管理,强化安全、质量、进度管控,确保该工程按时、高质量并网,为后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二、海南电网建成智能电网——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海南电网海口供电局《海口市江东新区智能电网专项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成,将把江东新区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平的能源供给、消费、配置、服务示范性基地。 该规划将智能电网发展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在承接南方电网、海南电网智能电网架构体系“五个环节+四个支撑体系”的九大领域基础上,结合江东新区资源特点及定位,提出了30条重点任务。未来,江东新区将在输电网、分布式能源站、集中供冷系统、电动汽车、用户互动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打造“以外电供应为主,燃气电站和新能源电站供应为辅,集中与分散结合、多联互动”的高效能源供应系统。 未来,江东新区将建设近零碳智慧新城和智能电网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也是我省首批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之一。按照海南电网智能化发展目标,到2025年,江东新区将全面建成智能电网,“获得电力”指数力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至1小时以内;到2035年,全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将进一步下降至5分钟。 为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江东新区新建变电站均按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同时全面加强配电网与主网的协调配合,增加各层级电网间的相互支援,除220千伏电网接线采用双回路环网结构外,110千伏电网也采用双侧电源双回链式为主的接线结构,构建安全可靠、适应性强的电网。另外还将差异化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打造“自愈式”电网,通过智能开关技术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一旦出现电力事故便可快速定位事故点,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修复,显著减少故障影响范围和时间。 三、单机容量600kW的潮流能发电机组制造成功 1月13日,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项目“600kW海底式潮流发电机整机制造”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我国最大的、单机容量600kW的潮流能发电机组制造成功,我国潮流能机组研制水平迈上新台阶。 与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相比较,海洋潮流能规律性较强、能量稳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由于能源分散、能源密度低,以及海洋环境严酷等原因,研制能够有效开发潮流能的发电机组难度巨大。哈电电机600kW潮流能发电机组的成功制造,对解决我国乃至全球偏远海岛的能源供应、海洋水下监测仪器供电等问题以及潮流能的市场化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在600kW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中,哈电电机充分考虑了机组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创新设计了竖井结构,使人员能够进入机组内部进行及时检修维护,解决了潮流能机组维护难的问题;在机组密封、防污防腐、传动系统等关键技术上采用了先进技术,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台风等恶劣环境的应对能力。 2019年9月9日,哈电电机600kW潮流能发电机组在浙江舟山摘箬山海域开展海试,经现场示范运行,结果显示,该机组水电能量转换效率达37%,起动流速仅0.51米每秒,均为国内领先水平。
(相关资讯来自:国家电网报,海南日报,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