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力技术协作网

电力科技创新

搜索

一报告的发布引发了专家学者对燃煤电厂的发展大谈论

1-14 11:49| 发布者: lihongfeng| 查看: 1098| 评论: 0

摘要: 目前,煤电深度减排如何规划,应在能源转型这个大系统中分析,落实到电力行业如何减排,再考虑煤电如何应对


16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加快中国燃煤电厂退出:通过逐厂评估探索可行的退役路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在全球1.5度和2度升温目标的背景下,加快中国燃煤机组退役的可行性以及不同路径。

一、  《燃煤电站有序关闭的路线图》,对燃煤电站是一个利好

能源转型。这是一个全球趋势,这个趋势中有大量的经济和技术机会,对于中国来说,一定要在这个进程中扮演角色,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姜克隽研究员撰文《中国的能源转型:何去何从?》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同时对于《报告》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能源转型的基本格局是到2050年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明显下降,会低于30%甚至10%。这些结果在很多实现气候目标和大气质量目标的研究中基本一致。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的占比明显上升。在能源转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将处于下降通道,特别是煤炭石油等。

 

对于是不是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减缓和能源转型,包括气候公平的问题,也包括国际责任,以及技术和经济竞争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如果全球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需要近一半的工业部门出现革命性的工艺过程变革。在传统工业的知识产权基本被发达国家把控的情况下,出现新型工艺过程变化对中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也很有可能是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赶超发达国家的。我们的研究中就认为我国需要赶快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促进这样新型经济转型。

 

原来担心的成本问题,也由于技术的进展而大大缓解。2005年我国GDP18万亿,201040万亿,2019100万亿,同期光伏发电成本下降90%以上,原来以为高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到今天完全可以大规模发展了。但是一旦没有清晰的政策信号,不开始转型,很有可能带来更高的成本。

 

《燃煤电站有序关闭的路线图》,对燃煤电站是一个利好。我国目前燃煤电站的平均关闭时限都低于30年,主要是由于大气雾霾治理政策。燃煤电站的技术寿命就是30年,30年关闭是一个合理的时限。这个报告揭示了合理按期关闭燃煤电站是可以能够支持巴黎协议目标的实现的,而且代价很低。但是如果不启动这个转型,继续新建燃煤电站,带来的沉没成本会超过1.5万亿人民币。

 

目前我们也在进行大量针对其他国家的研究。这个报告的美方合作者,已经邀请我们共同分析美国的减排途径,进行模型对比,以期在未来的中美合作中支持更好的引领能源转型和国际气候变化行动。

二、煤电退出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对《报告》引发的讨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认为,目前我国从政策到行业,不论基本预期还是心理层面,并未做好30年后煤电基本退出或全部退出的准备。如果兑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煤电深度减排势在必行,《报告》其实是投石问路,以期引起政策和行业的关注与讨论。

 

袁家海认为,煤电进退对我国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煤电供应链,从上游煤炭、中游装备制造再到燃煤电厂,关系千万人的‘饭碗’,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同时,我国煤电退出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看煤电退出和能源转型,我国政府的意愿和决心显而易见,注定我们不愿再走过去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的老路,这是我们的体制优势。”袁家海说。

 

三、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倚重煤电

 

有专家认为,《报告》提出的煤电退出路径有待商榷,目前并不具备“短期内迅速淘汰1.12亿千瓦机组”的能力。

 

还有专家也表示,煤电退出在技术方面不可行。“如果不惜代价,其实早就可以大规模退出。煤电退出意味着电力系统中干‘重活、累活’的‘撂挑子’了,靠什么支撑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靠间歇性电源吗?煤电不论‘好’‘坏’,目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它。”

 

四、中国煤电到底该如何退出?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保国认为,煤电退出比例和节奏应以安全性为前提。“价格低廉、稳定供给、清洁环保是能源‘不可能三角’,经济性必须要考虑,但安全性是决定性因素,没有保证安全的能源转型是没有意义的。中长期来看,我国煤电肯定会减少,预计到2050年左右,煤电装机下降至7亿千瓦。”

 

技术层面上,单保国持观望态度。“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市场机制和电力市场化程度,包括一些重大技术,比如储能、核聚变等一旦有所突破,都会对能源转型产生一系列影响。目前,煤电深度减排如何规划,应在能源转型这个大系统中分析,落实到电力行业如何减排,再考虑煤电如何应对。”


报道的中文摘要



软文发布量大优惠

投稿联系人:黄磊 13701278405/010-88892009

新闻投稿咨询QQ:1565227076

投稿邮箱:1565227076@qq.com

扫描上方的二维,关注更多电力最新资讯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全国电力技术协作网的稿件,版权均归全国电力技术协作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想了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www.etmtch.org.c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服务 | 媒体合作
备案号:京ICP备13025456号-2 | 客服电话:010-88892009 | 反馈建议:1565227076@qq.com